有沒有一種感動是不需要言語的
有沒有一種悸動是短暫卻又永恆的
1956年法國導演Albert Lamorisse的短片《Le Ballon Rouge》(紅氣球)雖然片長只有30分鐘左右,以及幾句法語對白,但是凡是看過這部電影的人,一定會感動於小男孩與紅氣球之間純真的友情,也感傷於孩子們提前進入成人社會的殘酷。
沒看過的人,務必上youtube 加減看(某位網友說的)。
1956年是法國新浪潮尚未萌芽的年代,而《Le Ballon Rouge》除了內容會讓人流眼淚(還是因為我太愛哭了?),本片的技術層面也讓人驚歎,不知道工作人員是如何控制這些氣球的?
2008年,侯孝賢導演也拍了一部《紅氣球》(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)。不過紅氣球已經不是小男孩最好的朋友嚕!
半個世紀後,孩子們有很多選擇,可能是電子遊樂器,也許是電視遊樂器,或者他不需要真的很親密的朋友,紅氣球對於他而言只是一場巧遇,而非向左走向右走的浪漫。
但,這一次侯孝賢給了50年前不曾露臉的父母一次機會。
茱麗葉.畢諾許(Juliette Binoche)飾演的單親媽媽,在多數的時候他沒有我們想像中的法國女人的優雅高貴,他忙碌、煩躁、不安,相較於Juliette,來自中國大陸的保母宋芳,似乎較為冷靜、沉著。
不過,這當然是因為宋芳不用心繫遠在加拿大常常連電話都不接的丈夫,沒有需要照顧的小兒子以及遠在布魯塞爾的跟前夫所生的大女兒。
只是,Juliette忙得團團轉的同時,卻什麼都做不好,除了發飆、哭泣,以及對宋方、兒子、女兒道歉,他找不出更好的解決之道。
窗外的紅氣球,像是經歷了半世紀的時光,默默的看著一切發生。
故事似乎沒有改變,50年前,父母忙著重建戰後的生活,而讓孩子孤單了;50年後,父母依然忙著重建自己的現代生活,也讓孩子孤單了。
故事,似乎有所改變,百年前龍女等待《張生煮海》,期待他將自己救出身海龍宮;百年後,不管是Juliette或是宋方,她們都在巴黎這個大都會,找尋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。
而小男孩西蒙,他不需要經歷狂奔、講不通、以及對抗的歷程,因為及至目前為止,他每一天都在經歷母親的慌亂、孤單又獨立的下課時光、以及不甚簡單的親子關係。
最後,紅氣球飄走囉~~飄過奧塞美術館,飄向塞納河 聖母院 蒙馬特,小男孩(們)不需要他解救,對於世界他(們)有自己的觀點,所以紅氣球自由了!
後記:老實說我已經幾百年沒看過侯導的電影了。這次的《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》我自己覺得很喜歡。雖然希望她們可以把很明顯的不ok的場景拿掉:宋方第一次去接西蒙,路人全部都在看攝影機,這不是跟侯導一貫的風格百分之一百的衝突嗎?唉~~不過我想她們大概是沒錢吧!這場戲又有存在的必要~~所以大家趕快進戲院去看吧!不要讓侯導賠錢呀!
另後記:三位演員都很不錯。宋方有一點桂侖美的味道;Juliette Binoche的金髮讓他整個人很不一樣,他的表演也為有點陳悶的侯氏風格帶來一點氧氣。小西蒙超可愛的,可惜侯導一向不給特寫的,所以我們只能看看劇照來流口水嚕。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PromLin/2991924&tpage=1
(1956 年版 紅氣球 照片出處)
留言列表